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你说得清吗?

3个月前 (02-02)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7 已阅读

人和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初看很简单,似乎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深入探究下去,却发现说清楚其实不容易。

从外形上看,人只有两条腿,而且直立行走,但是根据荀子的说法,有一种猩猩也是两条腿直立行走的,到了当代,世界各地都有发现野人的报道,那么野人是不是人,显然我们说的人指的是文明人,如此看来直立行走是一个非常显著的人类特征,但还不足以突出人类的本质特征。

人有情感,动物没有情感吗?显然不是。猴子会笑、小狗会流眼泪,兔子会吓破胆、老虎会发怒,动物脸上也有丰富的表情,说明动物是有情感的。除了这些我们常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以外,动物有亲情吗?有爱情吗?显然不能一概否定。

我们小时候都会给鸡喂食物,邻居家的鸡如果凑过来,自家老母鸡马上会愤怒地驱赶,两只鸡打在一起,上蹿下跳,到处扑腾,相互啄下来的鸡毛撒落一地。你如果想从鸡窝里抓一只雏鸡出来,你还没伸手,老母鸡已经露出警觉的表情,如果你还要继续伸手,老母鸡准保把你的手啄出血来。古代还有一种说法,为了保护猪仔的安全,老母猪敢和老虎斗。动物的亲情还很强烈的。

鸳鸯早已成了爱情的象征,火烈鸟、天鹅、大雕、信天翁和狼对爱情都很忠贞,要么一夫一妻,要么相伴一辈子,甚至在另一半死亡后,自己啼血而亡,绝不独生。国外专门有一部纪录片,片名就是《动物爱情故事》。而且,我们也不能说爱情必须是忠贞的,人类“曾经的爱情”多的是,那动物没什么不可以有“曾经的爱情”。

那如何区分动物的亲情和爱情与人类的亲情和爱情的区别呢?

荀子说:“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父子关系和异性关系都是一种社会关系,禽兽的父子关系、雌雄之别主要是基于生物性基础上的社会关系,生物性是决定性因素,而人的这种关系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要压制生物性的冲动。

动物的亲情和爱情具有较多的偶然性和不可持续性,人类的亲情和爱情更稳定更持久,而且在动物界乱伦是正常的,人类的乱伦则要遭受无情的唾弃。

动物的尊卑来自生物属性(年龄、强弱),而人的尊卑主要受礼制的制约,比如溥仪的父亲也得给儿子下跪,人还有辈分的高低,不受年龄的限制。

这样就很清楚了,荀子所谓人类区别于动物的“辨”的能力,是指人类能够区分自身的行为是否合乎礼,合乎礼,人也!不合乎礼,禽兽也!即使具备人的外形,不合乎礼,仍然是禽兽!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所以先天的生物性不可能是善的。礼是后天的,遵循大道而制定,因而是善的。人和动物的区别就在这里。

还有人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思维能力,其实动物也有思维能力,只是复杂程度的差异,即智商的差异,这个分界线在哪里?不太好明确。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标准。

马克思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能够创造工具,动物可以使用工具,但不能创造工具。这实际上是把人和动物的智力差异的界限找到了一个可衡量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我们不能不佩服马克思敏锐的洞察力。马克思的观点在客观世界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这是一种能力上的差异,还不足以充分显示人作为高级动物的全部特殊性。

礼出现以后,人类的行为就有了规范,有了标准,进一步就有了是非、善恶、美丑、荣辱、雅俗,这就在主观世界将人与动物彻底区别了开来。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