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效陪伴》小感

3周前 (05-22)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 已阅读

《有效陪伴》第一章读后总结

虽说已带娃几年了,可是自己还是会暴躁会烦躁,闲来看了看这本林云老师的《有效陪读》(只读了第一章)。

配伴孩子我们都知道,但怎么样有效的陪伴孩子,却是重点。我们认为的陪伴是不是孩子想要的陪伴呢?

我们时常抱怨孩子孩子太冷漠,太懒惰,太这样太那样……。我们很烦躁的语气,很不耐烦,觉得孩子是在折磨自己,总是给我们带来麻烦,我们想迫不及待的摆脱孩子。可孩子的感情是很细腻的,很敏感的,他们能感觉到父母的态度。

我们的陪伴要不静下心来陪伴 ,要不就告诉孩子,我现在很忙没时间,在等一会儿,等我忙完了,再陪你。当我们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而不是暴躁地埋怨,抱怨时,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孩子是会愿意配合父母的,因为他们之所以愤怒、郁闷,是因为父母在陪伴时的心不在焉。我们配伴孩子时的恶劣态度让孩子觉得不被重视。

作为父母我们如何做到心平气和,全心全意的陪伴呢?

1、爱自己。不能全心全意的陪伴孩子,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爱别人的的能力。当自己也没有爱时,我们自然也无法很好的爱我们的孩子。

2、改变自己的想法。把孩子当成自己前进和努力的动力,是自己的铠甲。

3、及时反省。陷入陪伴孩子的误区时及时反省自己。

真正的陪伴是亲子之间的互动,是双方爱意的流动;真正的陪伴能给孩子储蓄能量,成为未来孩子生活的底气。

作为父母,应该如何陪伴在孩子身边呢?

1、无条件的爱孩子。我们的爱应该是纯粹的,不应该掺有控制和条件。

2、放下电子产品。孩子对于父母的陪伴有天然的依赖感,他们更希望父母能够全心全地陪伴自己,没有任何事,任何人的打扰。

3、创造亲子互动的时机。爱是一个动词,当你动起来时,当你与孩子互动的时候双方的爱意才会流动。

真正的爱不是给孩子父母想要的东西,也不是逼孩子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而是我们先满足我们自己,我们自己先成为我们想成为的人,孩子自然而然就会学着我们的样子,成为他们自己想要的样子。

一种是向外寻找,一个是向内追溯。一个是对他人有要求,一个是对自己有所要求。当方向调转,事情也会发生很大的转变。

孩子是我们的孩子也是他们自己,我们先成为我们自己再去影响和带动孩子成为他们自己。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