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小建中湯(續)、黃芪建中湯、理中丸

2周前 (04-30)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2 已阅读

        年少讀書的時候不懂事,總覺得方劑知道的越多越好。於是就拼命背;本科畢業的時候,大概能記住五百條左右吧。

        還喜歡在原方的基礎上加減,總覺得自己有感覺、有想法,比如說,喉嚨痛,就加點桔梗;頭痛,就加點川芎、防風;胃脹滿,就加點厚朴、枳實;便秘,就加點大黃;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開出的方,好像挺有理、挺得意;再仔細看看,又覺得雜亂無章。想回到辨證原點,又不甘心。到最後,就是湊出一大堆藥,然後怎麼說自己都覺得有道理;又怎麼看都覺得亂哄哄。

        現在只想越少越好。傷寒論本身112條方,足矣。還不要算上金匱要略175條(當然與傷寒論重複的很多)。什麼時候能削到50條左右、存在骨子裡、並且得心應手,那也許就真的達到一點禪定的境界了。再回到老夫子,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人命關天,馬虎不得。得先把自己修好、削好、老老實實比什麼都好。再加上不要名、不要利,那麼總有一天老天爺都會加持的。

        所以我索性把傷寒論拆分成十幾套類方,以便理解和記憶;削、削、削,直到無法再削。

        前面說過小建中,這裡給它做一點加法;後面更大部隊再做減法。

        先隨便說一下理中丸。我自己嘗試過煎服好多次。可是怎麼構建藥物之間的比例,都似乎得不到小建中那麼強烈的藥感。也許,這條方劑的作用是幫助反向理解五苓散,或者橫向理解桂枝人參湯?張仲景心下痞,喜用人參。也許,這就是理中丸類方的本義?

        理中丸類方,基本藥是乾姜,基本盤是甘草乾姜湯,很穩的地方是桂枝人參湯。但整套類方不大。對我個人影響最大的地方是乾姜和人參這兩味藥在經方中的使用。乾姜,自己嘗試過多次(姜都是自己製成的),配上生薑,左右逢源(外感熱性病系統,生薑汁太好用;以後再說);人參,就不敢那麼奢侈地往自己身上操練了。但是,第66條、第163條,以及傳說中的“人參湯”(這個以後再說),足以讓我明白一個非常重要的地方,就是張仲景使用人參,經常放在中焦陽虛痞證這一塊。是不是“心下(虛)痞”都可以戲稱為“人參證”?中焦陽虛痞證非常常見,可也非常不為人所重視。

        小建中,加上一味黃芪,就是黃芪建中湯(《金匱要略》)。我自己嘗試的感覺,黃芪60克以下,藥感不夠強。當然,這裡還要看黃芪本身的質量。再繼續往上加,嘗試過西洋參(至少60克)。再繼續往上,嘗試過加血分藥當歸(至少30克)。

        加到這裡,就基本上比較滿意小建中那種溫補的藥感了。

        其實,平常面對的更多的是疑難雜病、慢性病,這才是中醫的特色所在。這個話題,以後再說。

        小建中湯,是桂枝湯類方裡面的一首方劑,也是我最為看中的一個溫補基礎。以它為基礎,可以上下左右應對很多其他的病證。還有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病位感;以後再說。

        做減法,就要做回到桂枝湯,那可就大了去了。慢慢寫吧。

        旅英二十五年,電腦裡雜七雜八的中醫筆記近兩千條,文字大概一百多萬。計劃兩年的時間整理出來。還有金剛經、莊子和論語的筆記,也是將近百萬字。筆記,都是自己胡亂寫的東西,沒有結構、章法,沒有資源,也沒有交流,對不對都不知道。這種孤單的滋味真是不好受。

        但終究有一天一定會有用的。弄出來,準備好,作一隻理想主義的小鳥,回歸到自己一個純淨的、乾淨的中醫世界裡。

        That is the road less travelled.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