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金“再涨”!事退、企退与农民,每月分别能涨多少钱?

2周前 (05-20)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2 已阅读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及城乡居民提供最为基础的养老生活保障。

01养老保险待遇计发

城乡居民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构成。

月养老保险待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城镇职工

城镇职工退休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

退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人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累计存储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参保人员省份上一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月人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视同平均缴费指数*过渡系数

02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

依据国家统计局2023年7月发布的《国家统计年鉴(2023)》数据,2022年度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参保离退休人员数量为2113.1万人;企业职工人员总数为11530.9万;城乡居民为16464.2万人。

在2023年8月财政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表》中,2022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支出金额为15027.7亿元;企业职工支出41436.22亿元;城乡居民在基本养老金层面的支出为3950.91亿元。

根据上面的数据,2022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5926.4元;企退人员为2994.6元;城乡居民仅仅只有199.97元/月。

对比上面三组数据,事退、企退与城乡居民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待遇差距巨大,事退人员养老金和城乡相比,达29.6倍之多。

03中央定调: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20连涨”

在3月5日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国家明确2024年将围绕社会保障领域开展3项重点工作,其中就包括进一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水平。

由此来看,养老金“20连涨”确定无疑。

04调整之后,事退、企退及农民,分别能涨多少钱?

回顾过去5年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比例,分别按照上一年度人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5%、5%、4.5%、4%、3.8%进行;

2023年我国GDP增长5.2%,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2%、人均工资性收入涨了7.1%,由此,专业人士预测:2024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比例为4%或收窄。

按照4%涨幅来计算,事退人员的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涨幅为246元左右;企退人员约为124元。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正常调整机制,城乡居民养老金所涨幅就是基础养老金的增长额,个人缴费年限与养老金并不参与挂钩调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20元,从103元上涨到123元,增长了19.4%。

要注意的一点是,各地会依据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及居民收入增长情况适当调整基础养老金标准,比如2024年江苏常州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标准就统一提高至每人490元/月。

2024年,城镇企事业单位人员、城乡居民的养老金标准都将迎来上调。

但不同类型的参保人员,养老金的涨幅不同,归根结底,那些缴费年限长、缴费金额多的人员在养老金普调中更加受益。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