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雕技艺传承发展

2周前 (05-20)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 已阅读

总面积1831平方千米的临朐县,不缺雕塑,被称为“从县城走向世界的凝固艺术”。

大型铸铜雕塑、锻铜雕塑、不锈钢雕塑、动态雕塑、佛教雕塑、大型浮雕、高档青铜礼品等系列雕塑作品……从这里走向全国,走到海外。

据考古发现,临朐青铜器已有35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青铜器,于1973年从临朐东城街道下卜落沟村出土,是商代晚期的青铜爵。该爵的板手内腹壁铸有篆字“亚明疑”。可以断定,早在晚商时期,临朐一带便有了青铜器作品及制作技艺。

1977年,五井镇泉头村村民先后出土了21件青铜器,据考证,为西周时期的青铜器。这些铜器中有6件带有铭文,涉及齐、鄩、曾诸国的史实。东周时期的青铜器,较著名的有公孙灶壶、青铜鬲、青铜编钟、齐刀币等。另外还有数量较多的青铜兵器,如高子戈、侯散戈、武城戈。带有铭文的青铜器,为探究临朐铜艺历史与发展,提供了可考可鉴的实物资料。汉代的青铜器主要是青铜镜,品相较好的青铜镜有昭明连弧铭带镜、玄武纹镜、星云纹镜、瑞兽镜、盘龙镜、葡萄镜、神兽镜、八出葵花镜、仙人楼台镜等。

新中国成立后,临朐铜雕技艺不断传承和发展,涌现出了大批铜雕艺人,铸作出大量铜雕艺术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冶源街道傅家李召村傅绍相。傅绍相出生于1959年,临朐县冶源镇傅家李召村人,自幼酷爱雕塑艺术,毕业后即从事雕刻艺术研究与制作,娴熟传统雕刻技艺。 他在继承传统铜雕技艺基础上,学习借鉴国外铜雕技艺,创新设计制作出新颖别致的大型青铜雕塑、科技动感雕塑和文创雕塑,把铜雕艺术的色彩、造型、质感、纹饰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其作品元素丰富、恢弘大气、时代感强、意境深邃。《孙武颂》《星火相传》《黄海观音》《绿水青山》《井冈山会师》《一带一路》《百年誓词》等90多件作品,先后在中国雕塑大赛、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山东省工艺美术博览会等重大展会和专业奖项中,获国家和省级展览奖。  2020年8月,“临朐铜雕”入选临朐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代表性传承人是傅绍相。 如有朋友需要家中风水艺术摆件铜雕,或企业园区等需要大型巨型铜塑,欢迎来联共同合作商讨。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