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艾粄怎么做呢?艾粄怎么做才好吃?

7天前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4 已阅读

  我也是在舌尖上中国看到这种客家的清明小吃艾粄,小编这要考考你了,你知道这个字怎么念吗?艾粄是一种传统小吃,就像我们端午节要吃粽子一样,课时这种在南方更加流行的小吃,她们身上也是流传了许久,很多游客很是喜欢,那么小编为你讲解,艾粄怎么做好吃?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的传统小食。首先是将采摘回来的鲜嫩艾草洗净,放锅中煮熟后捞起,沥干水份,煮艾草的水要保留备用。然后将煮熟的艾草剁成草泥,草泥剁得越细越烂越好。艾草泥剁好后,用煮艾草的水,加上糯米粉一齐和拌成团。然后把准备好的芝麻、眉豆、花生等馅料包进面团里,再封口捏成圆形、长形等形状,放入锅中隔水蒸15-20分钟后即可出炉。
  艾草制糕点是广泛流行于我国江浙地区、客家地区、闽南地区及潮汕、广府地区的传统糕点,江浙地区称“青团”,粤东及台湾客家地区称“艾粄”,粤北及江西地区一般称“艾米果”或“艾糍”,闽南和潮汕地区称“艾粿”,广府地区称“艾饼”。各地的制作方法及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甜馅或咸馅、清蒸或煎炸的食用方法各有千秋。
  江浙一带通常包入豆沙馅或其他甜馅制成团状;而客家人一般将艾粄压成扁圆状,甜味为主;江西地区喜欢裹肉馅并且捏成饺子形。“粄” 为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艾粄因一般在清明期间制作使用,故属于清明粄,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清明粄。清明粄包括“艾粄”、“田艾(鼠曲草)粄”、“苎叶粄”等。
  每年清明节,清明时节,人们在外出祭祀、踏青时便会采摘些鲜嫩的艾叶、鼠曲草、竺叶、鸡矢藤和使君子等用于制作各类清明粄。宋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一书中记载了寒食节食品“青隋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
  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精饭、石饥饭。”明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十三提到寒食节吃“青团子”。“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多为豆沙或枣泥。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熟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芦叶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艾粄是清明时节南方地区的传统糕点,属于客家美食。在客家语中,“粄”是泛指以大米为原料制成的糕点。因为加入了艾草,所以称为艾粄。在阳春三月、清明时节吃艾草有温阳养肝的功效,是春季养生的佳品。《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入脾、肝、肾经。
  所以客家艾粄可是顺应时节,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美食呀。天然的墨绿色,自然的艾草清香,又黏又糯的面皮里面裹着香喷喷的花生仁、芝麻粒……艾粄甜甜的味道、淡淡的草香、清新的色泽与春日融为一体,这就是春天的美食。”首先准备好生粉、糯米粉、新鲜的艾草嫩芽和白砂糖、水。
  把生粉和糯米粉按1:1的比例混合到一个干净的大盘子里混匀备用。2。煮一锅水,待水沸腾时将新鲜的艾叶倒入锅内,不要盖盖,继续煮至水开,即可捞出,沥干水分。待艾叶冷却后,拧干多余的水分,放置在砧板上,用刀背将艾叶剁碎后装盘备用。(不要用刀刃剁,剁出来口感不好)3。
  将处理好的艾草、糯米粉、生粉、糖(糖加适量,按个人口味增减)混合到一个大盘子里。往米粉里慢慢加水,少量多次,边揉面团边加水,将米粉与艾叶充分混匀,直至面团成型。(面团不能太软也不能太硬,以不粘手为宜)4。将炒制的花生仁、芝麻研磨成粗粉。5。将研磨好的花生仁、芝麻与适量白砂糖混匀作为备用馅料。
  6。将香蕉叶洗净,裁成小块,平摊在蒸笼上。蕉叶是用来盛放艾粄,以至于不相互粘黏的。7。取一小团如乒乓球大小面团,揉捏成饼状(不要太薄,否则会漏馅),倒入两茶匙的馅料,像包包子一样,把馅料包起来。8。把裹好馅料的艾粄贴着香蕉叶放与蒸笼里蒸25至30分钟就可以了。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