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他人的课,想自己的事2

2个月前 (02-12)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2 已阅读

        今天我看了一节《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是一节现场课。与以往我看的赛课不太一样,这节课没有准备特别的学具、教具,特别的接地气,课堂的教学效果特别的好,很值得学习。

       在情境的创设上,教师以“图书节”为背景,带着孩子们一起探究“96本图书每个书架摆12本,需要多少个书架?”这个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和不断追问,孩子能顺利的列出算式“96÷12”,能清楚的了解到孩子的学习起点。

       教师鼓励学生采取多种不同的方法去找到“96里包含了多少个12”,学生想到了多种解决办法,例如:列竖式、连减、连加、乘法等,实现了方法的多样化。

       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上,这节课一共设计了2个学习活动,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设计了两份学习单。学习活动1,以独立思考到小组活动为主,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深化体验、对比学习的过程,将除法与减法建立联系、将未知与已知建立联系,在探究方法的过程中,找到方法的局限性,只适用于没有余数的除法,鼓励学生不断尝试,不轻易否定“创新”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活动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起点,鼓励学生进行试商,这部分的巧妙之处在于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不仅给了学生把12估成10的尝试空间,还给了学生把12估成20的尝试空间。这部分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实践,体会到在估整的时候,如何更巧妙地选择整十数。借助直条图,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商为什么会变大,突破本课的学习难点。

       这部分的学习给我很大的感触,我在教学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学生也很容易出现了不知道怎么正确调商。我采用的方法是进行举例,总结规律,但是学生还是很容易出错。如果能在教学中呈现更直观的条形图或者采用对比的形式进行学习,一定能有更好的效果。

       两个教学活动设计的非常紧凑,并且在教师的积极正向的评价中,学生学起来特别有动力,也特别有自信。在课堂的评价语中,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去进行补充,前一位同学说得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教师没有给予否定,而是请另一位同学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在学生尝试了很多次,才得到结果的时候,教师没有强迫学生换方法,而是对这种“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给予肯定,我想这才是追求方法多样化的意义。

       在课后习题的设计上,我认为第一个题特别值得肯定,题目学生列式计算并不难。学生在问题给出之后进行了相应的列式,教师接着呈现出了一个错例,让学生去找错误的关键点,进行修改。学生还能结合情境进行分析,加深了学生对竖式每部分意义的理解,也对算理有了更好的感悟。这部分用时很短,巧妙地解决了学生的易错点。

       一节“朴素”的课,能让学生越学越有动力,越学越有自信,其实是因为它的设计巧妙,一直牢牢地指向数学的本质学习,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好课。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好儿童的已有经验,让课堂学习不流于形式,让数学学习更接地气,让学生学习真实发生。

今日感悟:越学越觉得自己浅陋,还差得远。晚上听了讲座,愈发觉得教师不断自我学习太重要了。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加油啦~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