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会算,就可以了吗? ——以《两位数加两位数》为例

2个月前 (02-12) 0 点赞 0 收藏 0 评论 1 已阅读

现如今,人工智能飞速发展,计算教学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我想,这就意味着计算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会算”的层面上,比起“会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掌握算法的同时深刻理解“算理”。“满十进一”不应该是被灌输被植入进学生头脑中的一句话,而应该是学生深刻领悟后接纳的数学道理。

我尝试用一节课串联起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中的例1-例2。上课伊始,直接在黑板上板书“35+2”,“35+20”,刚写完,下面就有同学直接报出了结果,并且还拖着长长的尾音,“35+2=37”,“35+20=55”。

“老师,你出的题目好简单,我能口算出来”,小毅同学有点小得意。

“都会算了,是吧?谁能到上台来画图表示这两道算式的过程和结果?”我马上追问。

于是,我随即要求全班同学拿出自己的草稿本,在草稿本上表示这两道算式的过程。课堂巡查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用小棒图来表示。这个比较好理解,也不难画。也有一些同学觉得小棒图不好画出一捆的形式,于是采取了画圆圈图的方法,其实质跟小棒图是一致的。有一位同学小瑄,在草稿本上画了一个计数器,标出个位和十位,分别画出了在个位或者十位增添两颗珠子的过程,还用彩铅涂了不同的颜色。

我特意走到她身边询问她的想法。她说红色的珠子画在个位的,表示35+2,加2表示加2个一,所以画在个位上,合起来是37。绿色珠子画在十位上的,表示35+20,加20表示加2个十,所以画在十位上,合起来是55。我建议她分开画,画成两幅图。她马上采纳了我的建议,并通过实物展台向全班同学分享了自己作品。

从最直观的小棒图、圆圈图,再到位值清晰的计数器图,算理和算法基本明了。我顺势在黑板写下了这样一道算式:“35+32=”,其实就是剥离了教材的情境,直接向学生出示算式。

有了前面20以内加法的学习基础,这种知识的迁移很容易实现,况且还是不进位加法的情况。巡视一圈回到讲台,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个别学生画图耽误了不少时间,于是我抛出问题:“画图的时候,有什么办法可以画得简单点吗?”

小晴同学提出,可以不可以直接画个方框,里面写个数字10,以这种形式表示10?我没有立即回应,示意学生们自己表态。同学们一致表示,可以。而且有几个执行力很强的孩子,立马在自己的图旁边补上了这种画法。

这个算式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企图换一种玩法:让学生通过创编故事情境去理解加法的意义。班上很多小朋友都是通过连环图示的形式来表达的,加法的故事线也非常的清晰。

由此,我也更加笃信了这节课的每一项数学活动的设置意图,也多了一个视角,看到学习任务的功能。通过画在纸上的小棒图、圆圈图和计数器(非实物)去理解算理、孕伏算法,综合发展学生的数感,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加法观念。


本文收录在
0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